新闻夜航 图
近日,深圳南山实验教育集团麒麟二中化学课堂上,同学们围坐一起打“化学麻将”的视频,在网络迅速走红。
视频中,学生们手持写有高锰酸钾、氯离子、加热条件等内容的牌,围坐在“麻将桌”前。对此,网友纷纷评论道:“快把化学麻将推广到全国吧”“这种教育方式太有趣了”“有了这样的创新教育,谁还会不爱学习呢”……
整体来看,这是一次寓教于乐的教学创新。借助麻将这一娱乐工具,把枯燥的化学方程式背记变为“打麻将”,学生用14块牌组成完整的化学方程式,完成配平,即可“和牌”。把“学化学”变为“玩游戏”,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又能提高学习的效率。
不过,是不是就要把“化学麻将”推广到全国呢?
这是一些网友的期待。但从激发学校办学活力,鼓励教师自主创新的角度看,却要十分谨慎地对待某些教学创新案例的推广。
有些时候,推广某项教学创新不但可能不成功,而且会产生其他的问题。因为适合一校的教学创新,不一定适合另外的学校。任何教学创新,都必须基于本校的办学条件、本校师生的具体情况,采取适合本校的方式。
近年来,对于在一所学校取得不错成效的教学创新,舆论在给予点赞的同时,都希望能够推广到其他学校,还称这是“别人的学校”。而鼓励教学创新,恰恰要摆脱“推广”思维。
比如“化学麻将”,这是深圳一所学校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出来的,学生也玩得很高兴;但把这套“化学麻将”推广到其他学校,则不一定就有好的效果,而且会出现新的用一个模式、一个套路教育学生的问题。这就把教学创新机械化了。
这一教学创新最大的看点是寓教于乐,创新的思维并不复杂,就是在麻将牌面上写上与化学方程式相关的反应物、生成物、化学式、系数、箭头、反应条件和物质状态等。学生摸牌、打牌,进行化学方程式的组合,在“打麻将”过程中学习化学知识。
据报道,这套“化学麻将”已经进入专利申请阶段。这是正确的选择,因为这属于本校的创新。鼓励创新就要进行知识产权保护,教学创新也有知识产权。如果其他学校觉得这套“化学麻将”不错,可以花钱购买、使用,而如果觉得并不适合,完全可以自主探索其他适合本校学生的教学方式。
2019年发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提出,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引导教师深入理解学科特点、知识结构、思想方法,科学把握学生认知规律,上好每一堂课。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注重保护学生好奇心、想象力、求知欲,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能力。
落实上述《意见》,就需要激发学校的办学活力,落实和扩大教师的教育教学自主权,鼓励教师开展教学研究和教学创新。
就此而言,每个学校的每个学科,都可以有本校个性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方式。教学创新要避免千篇一律,在探索创新中,还是要更加注重提升教师的专业化、职业化水平,实现学校教育的个性化、多样化。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