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托知识 > 正文

农业未来十年展望:预计粮食单产水平将提高7.8%,达到421千克/亩

4月20日,2025农业展望大会在北京召开。

农业未来十年展望:预计粮食单产水平将提高7.8%,达到421千克/亩

大会期间,农业农村部市场预警专家委员会秘书长许世卫发布《中国农业展望报告(2025—2034)》(以下简称《报告》),对未来10年粮食等20种主要农产品生产、消费、贸易、价格信息进行预测。

《报告》显示,未来10年,农业新质生产力将迎来系统性突破,乡村全面振兴将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强国建设将迈入新阶段,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将实现量质全方位提升,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将显著增强。随着耕地占补平衡制度不断完善,粮食生产支持政策体系不断健全,粮食播种面积保持基本稳定,预计2034年稳定在17.90亿亩(1.19亿公顷),其中小麦面积基本稳定,稻谷、玉米面积减少,大豆面积保持增长趋势。

《报告》谈到,未来10年预计粮食单产水平将提高7.8%,达到421千克/亩(6311千克/公顷),其中玉米、大豆单产将分别达到490千克/亩(7350千克/公顷)、185千克/亩(2775千克/公顷)。随着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以及“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深入实施,粮食产量稳步增长,预计2034年将达到7.53亿吨,与基期相比(基期为2022—2034年3年平均值,下同)年均增长0.8%。

《报告》分析,未来10年,随着中国持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深度融入全球农业产业链供应链,农产品贸易结构将持续优化,进口来源呈现多元化。粮食进口呈下降趋势,预计2034年粮食进口1.13亿吨,其中小麦、玉米、大豆进口将从近年高位分别回落至410万吨、520万吨、7903万吨。

此外,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优势的蔬菜和水果出口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年均增速分别为2.6%和8.8%。乳制品进口增速趋缓,水产品出口趋于稳定。农产品价格总体将稳中趋涨,市场调控机制更趋成熟。

《报告》提及,未来10年,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不断完善,市场供需更趋平衡,优质优价特征持续凸显。受生产成本刚性上涨推动,粮食价格将呈波动上涨趋势;棉油糖作物随着竞争力增强,价格受国际市场影响减弱;肉类价格随着养殖技术进步,波动幅度将明显收窄;奶类、水产品价格在消费增长拉动和生产成本推动的共同作用下呈上涨趋势。

据大会介绍,在农业农村部等上级部门的指导下,中国农科院信息所持续推进农业信息监测预警工作,已连续十二年成功主办中国农业展望大会,成为中国释放农产品市场权威信息,交流农产品生产、消费、市场状况和走势的重要窗口。

有话要说...